返回 首页 迷你导航

阳春

阳春,南朝梁普通四年(523年),撤销莫阳县,改设阳春郡并置阳春县,这是以阳春名建县之始,意取漠水之阳,四季如春199455日,撤阳春县设县级阳春市,由阳江市代管。

阳春市位于广东省西南部,地处云雾山脉、天露山脉中段与河尾山的八甲大山之间,漠阳江中上游。地理坐标为北纬21°50′36″22°41′01″,东经111°16′27″112°09′22″。东与恩平市相接,南与阳东区江城区阳西县电白县相连,西与高州市信宜市接壤,北与罗定市云安区、新兴县为邻,南北长104公里,东西宽91公里。全市总面积4054.7平方公里,是广东省面积第二大的县(市)。辖15个镇和2个街道办事处  ,市政府驻地在春城街道  

阳春市是珠三角地区与粤西地区的交通中枢,距离阳江港60公里,贯穿境内105公里的广茂铁路、阳阳铁路、春罗铁路、省道S113线和369线一级公路、省道S277线、省道S278线、省道S371线、S51云阳高速公路以及在建的S14汕湛高速公路和中阳高速公路 与相邻的G15开阳高速公路S32沿海高速公路、国道325线以及在建的深茂铁路构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阳春市有鸡笼顶鹅凰嶂凌霄岩(国家地质公园)、崆峒岩等风景名胜 。先后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孔雀石之乡、中国春砂仁之乡、 广东省民族民间艺术(根雕雅石)之乡等荣誉称号。

    :春州      :4037.8平方公里      :常住人口88.23万人(2016年)      :粤语-高阳片-白话客家语-粤台片-涯话  著名景点:鸡笼顶凌霄岩玉溪三洞龙宫岩崆峒岩广东花滩森林公园  火车站:阳春站春湾站  城市美誉:孔雀石之乡,春砂仁之乡等

历史沿革

先秦时期阳春属南越  。公元前222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派屠睢率领50万秦军攻打岭南;公元前214年,秦军基本上占领岭南。随即,秦始皇将所夺取的岭南地区,设桂林、象、南海”3个郡,南海郡包括今粤东、粤北、粤中和粤西的一部分,今广东省的大部分地区属南海郡,粤西有一部分属桂林郡 ,阳春地属桂林郡。

汉元鼎六年(前111年),为合浦郡高凉县地。



三国吴赤乌元年(238年)置莫阳县,属高兴郡,为阳春地建县之始。

晋太康元年(280年),撤高兴郡,莫阳县属高凉郡。今阳春境北部为苍梧郡临允县地。

南朝宋元嘉年间,在原临允县南部(即今县境北部和西北部)分置龙潭县、甘东县,均属新宁郡。

南朝梁普通四年(523年),撤销莫阳县,改设阳春郡并置阳春县,这是以阳春名建县之始,意取漠水之阳,四季如春。阳春郡辖阳春、甘泉二县。

隋开皇十年(590年),撤销阳春郡,阳春县属高州;龙潭县改称铜陵县,分甘泉县置西城、流南二县,均属端州。大业二年(606年)复置高凉郡,阳春县属之;撤销西城、流南二县,并入铜陵县,属信安郡管辖。

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春州,州治在今阳春市区,并恢复流南县,春州领阳春、流南二县。同年又分春州置勤州(又称铜陵郡),从铜陵县分置富林县,勤州领铜陵、富林二县。春、勤二州隶属岭南道。武德五年(622年)恢复西城县,属春州;撤销勤州,将富林县并入铜陵县。不久,西城、流南二县并入阳春县。万岁通天二年(697年)恢复勤州,辖铜陵县。长安二年(702年)又撤勤州,铜陵县改属春州。



开元十八年(730年),复置勤州及富林县,勤州领铜陵、富林二县。天宝元年(742年),春州又称南陵郡,并析阳春县置罗水县属之;勤州又称云浮郡。乾元元年(758年),春州仍领阳春、罗水二县;勤州由富林徙治于铜陵,又称铜陵郡,领铜陵、富林二县。 五代(907-960年),属南汉,复置流南县,春州领阳春、罗水、流南三县;勤州领铜陵、富林二县。

宋开宝五年(972年)撤销春州,阳春、罗水、流南三县改属恩州。次年,复置春州,撤销勤州;并将富林县并入铜陵县,罗水、流南二县并入阳春县;春州领阳春、铜陵二县。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撤销春州,阳春县改称新春县,属新州辖。天禧四年(1020年),再复春州,新春县复称阳春县,春州领阳春、铜陵二县。熙宁六年(1073年)废春州,把铜陵县并入阳春县,阳春县属南恩州。

元代沿宋制,阳春县仍属南恩州(至元十三年至十八年曾改称南恩路)。

洪武元年(1368年),复称肇庆府,隶广东布政使司。

明洪武二年(1369年)阳春县改属肇庆府。万历五年(1577年),从阳春县划出富林及西部山区并入东安县(1914年改称云浮县)。

万历五年(1577年)升泷水县为罗定州(领东安县、西宁县),直隶广东布政使司。至此,肇庆府领:德庆州(领封川县、开建县)、高要、四会、新兴、阳江、阳春、广宁、高明、恩平等18县。

清代沿明制,阳春县仍属肇庆府。 

民国时期

民国元年至13年(19121924年),阳春县属肇罗阳镇守使管辖。



民国14年(1925年),属广东省第七行政区专员公署管辖。

民国2510月(1936年),改隶广东省第三行政区督察专员公署。

民国271月(1938年),改属广东省第七行政区专员公署。

民国382月(1949年),改隶广东省第十行政区专员公署。

新中国时期

19491022日,阳春县解放,隶属粤中地区专员公署。

19507月,明代由阳春县划出并入东安县的西部山区,从云浮县划归阳春县19525月,阳春县改属粤西行政区(因署治湛江,1956年改称为湛江专区、湛江地区)。

195811月至19613月,阳春县与阳江县合并为两阳县。19613月,复设阳春县。19839月,改属江门市管辖。

19881月,归阳江市管辖。

199455日,阳春撤县设市(县级),由阳江市代管。

201271日,阳春市被纳入省直管县财政改革第二批试点范围。



地理环境

自然地理

阳春市位于广东省西南部,地处云雾山脉、天露山脉中 段与河尾山的八甲大山之间,漠阳江中上游。地理坐标为北纬21°50′36″22°41′01″,东经111°16′27″112°09′22″。东与恩平市相接,南与阳东区、江城区、阳西县、电白县相连,西与高州市、信宜市接壤,北与罗定市、云安县、新兴县为邻。全市总面积4037.8平方公里。南北长104公里,东西宽91公里。 [2] 

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漠阳江北南纵贯全市,为狭长的河谷盆地和小平原。阳江属于中国大陆最南端的喀斯特地貌地带,位于广东省西南部,地处云雾山脉,天露山脉的中段与河尾山的八甲大山之间。

气候特征

阳春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海陆性气候明显,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22.3℃,历史最高气温38.4℃,历史最低气温-1.8℃;平均日照1748.2小时,光照时间长,热量丰富;雨量充沛,雨季长,年平均暴雨日数13天,与阳江市同属广东省三大暴雨中心之一,年平均降水量2392.3毫米,主要雨季是4-9月;季风活动明显,冬季盛行东北风,夏季偏南风居多,主导风向是东北风;冬春易旱,夏季易涝;平均雷暴日数92天,属雷暴高发区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2012年阳春市耕地面积73.8万亩,其中水田56.9万亩,山林面积389.5万亩。

生物资源

阳春市森林覆盖率66.37%,有650多种野生植物、100多种野生动物,其中有杜鹃红山茶、猪血木等多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矿产资源

阳春市矿产资源储量大,品位高,截至2014年已探明有铜、铁、锌、钨、锡、煤、石灰石、大理石、花岗岩等36种之多,是全国矿产最丰富的6个县(市)之一,其中水泥石灰岩储量在10亿吨以上,是生产高标号水泥的好材料。

经济

综述

2016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400.6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6.5%。其中,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4.7%2.0%11.2%。三次产业比重为18.733.947.4。三大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为12.8%11.6%75.6%,分别拉动全市GDP增长0.8个百分点、0.8个百分点和4.9个百分点。全市人均GDP45570元,比上年增长5.9%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2.8%,其中,服务项目价格指数上涨0.7%,消费品价格指数上涨3.9%。从八大类别看,食品烟酒类上涨8.2%,居住类上涨0.2%,交通和通讯类下降0.8%,医疗保健类上涨0.2%,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1.5%,衣着类与去年持平,教育文化及娱乐类下降0.7%,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0.6%

年末全市就业人员44.6万人,同比增长1.5%。全年新增城镇就业人数1.08万个,完成目标任务的108%。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2.44% 

2017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438.8亿元,增长6.7%;人均生产总值49630元,增长6.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3亿元,增长11.7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26.3亿元、增加值98.6亿元,分别增长7.2%8.2%;农业总产值127.1亿元,增长4.5%;外贸进出口总额15.2亿元,增长5.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2.1亿元,增长8.9% 

第一产业

2014年农业总产值108.93亿元,同比2013年增长34%。粮食作物播种面积92.71万亩,比上年减少0.04万亩;粮食总产量30.61万吨,增加1.33万吨。

蔬菜种植面积40.06万亩,增加1.21万亩;蔬菜产量39.5万吨,增加1.28万吨。



花生种植面积15.95万亩,减少0.07万亩;花生产量2.42万吨,增加0.05万吨;

水果总产量46.79万吨,增加0.64万吨,其中柑、桔、橙产量31.86万吨,减少0.26万吨。

2014年完成造林、更新和低改面积2682公顷。森林资源保持林木总生长量大于消耗量的良性循环。全市森林覆盖率66.37%
2014年肉类总产量9.64万吨,同比2013年增长0.2%。其中,猪肉产量8.28万吨,增长1.8%;禽肉产量1.07万吨,减少9.32%
2014年渔业总产值4.96亿元,同比2013年减少7.37%。全年水产品产量4.03万吨,增长2.5%

第二产业

2014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33.5亿元,同比2013年增长13.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1.6亿元,同比2013年增长14.6%,其中,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增加值59.6亿元,增长25.7%。从注册登记类型来看,国有控股企业、股份制企业、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和其他类型企业完成增加值分别增长3.5%16.9%9.1%20.8%
全年资质以上建筑业总产值20.2亿元,同比2013年增长3.5%。建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181.9万平方米,增长27.7%,其中新开工面积84.6万平方米,增长47.4%;房屋竣工面积58.1万平方米,增长2.5%

第三产业

201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3亿元,同比2013年增长10.1%。从地域看,城镇实现零售额153.1亿元,增长10.2%;农村实现零售额49.9亿元,增长9.6%。从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90.8亿元,增长10.2%;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12.2亿元,增长8%

2014年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销售额277.9亿元,同比2013年增长11.3%。其中批发额96.2亿元,增长8.5%;零售额181.7亿元,增长13%

2014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41.9亿元,比年初增长12.5%。其中,单位存款余额38.9亿元,增长6.6%;个人存款余额180.2亿元,增长11.1%。年末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17.1亿元,增长15.3%。其中,短期贷款余额20.5亿元,增长9.1%;中长期贷款余额96.5亿元,增长16.5%。

交通运输

公路

云阳高速公路阳春段:云浮至阳江高速公路阳春段,途径河朗镇、松柏镇、陂面镇、河西街道、春城街道、马水镇、岗美镇 

汕湛高速公路阳春段:汕头至湛江高速公路阳春段,途径石望镇、春湾镇、松柏镇、陂面镇、河西街道、马水镇、潭水镇、三甲镇、八甲镇等9个镇(街道) 

中阳高速公路阳春段:中山-阳春高速公路阳春段,途径春湾镇、合水镇、陂面镇

201512月广东省交通运输厅颁发了《关于印发国家公路网粤境段线位规划的通知》,重新明确了阳春市普通国道线位走向、控制点及规模。阳春市调整后的普通国道线路有3条,里程216.687公里,其中重复里程31.355公里,实际新增里程185.332公里。省道升级为国道里程165.332公里,县乡道升级为普通国道20公里。

234国道:国道兴隆至阳江公路(G234线)阳春段,由现有省道S369线罗阳至春湾段、省道S113线春湾至春城段、省道S277线春城至岗美段组成,里程85.08公里。线路走向:自罗阳进入阳春市境内,途经河朗松柏春湾合水春城岗美等。

325国道:国道广州至南宁公路(G325线)阳春段,由现有乡道Y235线、省道S113线春城至长塘段组成,里程88.584公里。线路走向:自江城塘坪进入阳春境内,途径轮水、春城马水潭水三甲八甲等,于长塘出阳春境。

359国道:国道佛山至富宁公路(G359线)阳春段,由现有省道S113线阳春里仔水至春湾段、S369线春湾至罗阳段组成(共线G234线春湾至罗阳段),里程43.023公里,其中共线31.355公里。线路走向:自新兴天堂进入阳春,途经春湾松柏河朗等,于罗阳出阳春境。

省道S278线:潭水河口

省道S371线:三甲双滘,于七星出阳春境内,进入高州马贵。

铁路

广茂铁路:广州至茂名铁路,贯穿境内105公里 。

阳春火车站


阳阳铁路:阳春至阳江铁路,途径阳春、阳东、江城,到达阳江港 。

春罗铁路:春湾至罗定铁路,始建于1994年,2000年投入试运营使用,2003年正式开通运输。

肇湛铁路:肇庆至湛江高速铁路(规划)

火车站:

阳春站,客运营业站站点,K828次列车(成都-深圳东)、K1206次列车(昆明-深圳东)、K587次列车(深圳西-成都)、K827次列车(深圳东-成都)、K365次列车(广州-昆明)、K511次列车(上海南-海口)、K9049次列车(广州-信宜)等在该站停靠。

序号

代售点名称

地址

营业时间

窗口数量

1

阳春站德容票务销售点

阳春市春城镇东湖东路97-8

07:30-22:00

1

2

广铁青旅阳春市阳铁商旅票务中心代售点

广东省阳春市春城镇府前路79

08:00-18:00

1 [24] 

水路

距阳江港口60公里。

特产

春砂仁

马水桔

玫槐花

阳春红荔枝

大河桔

沙姜

香蕉

蚕茧

八甲荬菜

阳春三甲切粉

岗美腊鸭、毛蟹

玉米

藿香和穿心莲

 

 

旅游

阳春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古迹众多,有广东小桂林之称。 [28] 

凌霄岩

凌霄岩是以岩溶地貌为主的地文景观,它具有中国大陆架南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特征。凌霄岩洞内的巨大石柱、石笋大多属典型的棕榈片造型,也称石灵芝造型,被称为世界石灵芝王国

花滩森林公园



花滩森林公园


花滩森林公园是一九九三年广东省林业厅批准建设的省级森林公园,位于广东阳春市境内中心的西山山脉地带,属亚热带气候,公园境内面积4000多公顷,水面面积400多公顷

慈云岩与通天蜡烛

慈云岩与通天蜡烛在春湾中山公园中,隔湖相望。该岩是阳春著名的古迹之一。

仙湖

仙湖与白水瀑布一样,位于八甲山区。该湖远名仙家垌水库,总面积16.6平方公里,集雨面积200平方公里,最宽处1900米,水最深处达40米。

白水瀑布

白水瀑布位于阳春市八甲镇10多公里外的崇山峻岭中。瀑布垂直落差达255米,被誉为岭南第一瀑

龙宫岩

岩洞全长1400米,龙泉溪水清澈,又称伏旧岩,国家二级景点。

通真岩

通真岩,原名铜石岩,位于春湾圩东南方约1公里的铜石山上,是古代铜石寺的遗址。

鹅凰嶂
鹅凰嶂自然保护区是森林生态系统类型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华南地区热带北缘季雨林和山地雨林为主体的森林生态系统。

玉溪仙景

一洞顶的皇冠石,酷似皇冠,该洞以金盏叠泉最为壮观,一个个金黄色的石盏满载清澈的泉水往下流。

古雅崆峒

崆峒岩位于阳春城西3公里处,始建于明代万历丁丑年间,清乾隆二十一年阳春县令姜山重修寺宇。崆峒岩又名四崆峒山

鱼王石

在春城镇北面8公里的漠阳江畔,有两尊奇石。从东面望去左石象鳌鱼,右石象黄鱼。

春湾石林

春湾石林位于春湾镇东北2公里的蓬花垌。珠江电影制片厂、香港亚洲电视台等在这里先后拍摄了《岳飞》、《天蚕变》等30多部影视片。 

城市荣誉

中国春砂仁之乡 

中国马水桔之乡 

中国孔雀石之乡 

广东省民族民间艺术(根雕雅石)之乡 

全国体育先进县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广东省卫生城市 

2016817日,第四次被命名为广东省双拥模范县(市、区)

201610月,入选首批广东省戏剧之乡




点击右上角分享到